朋友之間的要債如何不傷感情的要回
上海要賬公司—不傷朋友之間感情的討債方法
1、登門討債
所謂登門討債就是指債權人或者討債人走出去,到債務人的所在地,到債務人大本營去,和債務人直接進行面對面的交涉、協商,直接向債務人就債的清償進行催討。
(1)債務人欠債不還被債權人追上門來討債,人們通常都會同情支持債權人,公眾輿論對債務人不利。在公眾心理上對債務人故意欠債不還總是存有某種程度的不滿和譴責。另外,在我國的傳統觀念里,欠債的人們往往把人追上門來討債視為一件不光彩的事?,F在的債務人欠債雖然大多數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企業、為集體,但這種傳統觀念在相當一部分債務人的心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討債人(或債權人)根據社會輿論和債務人的這種心理,主動找上門去,既可以贏得輿論的支持,也會得到公眾的同情。另外,更加重了債務人心理上的不光彩的感覺,因為討債人一上門,公眾就會知道債務人的行為更加不滿,對債務人的信用持不相信的態度,這樣的結果對債務人來講,不僅是損失了面子,還會影響到他今后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信譽。因此,債務人欠債不還雖然是為了占點便宜,而一旦討債人找上了門,債務人發現自己占不到什么便宜,便會主動盡快清償債務。
(2)債權人或討債人上門討債,可以了解到債務人的生產經營的一些真實情況,可以了解到債務人欠債不還的直正原因,可以搞清楚債務人是具有償還能力而有意拖欠,還是因為確實沒有償還能力而不得不拖欠。這對討債人的下一步行動計劃有重大關系。如果債務確確實實是因為某種原因造成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討債人則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延期履行,是否對債務人提供必要的幫助,是否同債務人修改或重新簽訂債務合同等等。如果債務人明明有償債能力而故意拖欠不清債,那么討債人所應當采取的措施則就大小相同了。他或者同債務人再進行交涉、糾纏,或者請求債務人的主管部門、債務人所在地的仲裁機構給予幫助、仲裁,或者干脆向法院提出訴訟等,迫使債務人盡快清償債務。
再次,討債人上門討債,便于尋求社會支持,在債務人的大本營進行討債活動,討債人不僅要同債務人進行針鋒相對的交涉和糾纏,同時,討債人還應當也有條件尋求債務人所在地方的社會力量比如政府經濟機關、新聞媒介等的支持,可以利用各種力量對債務人施加壓力。就是說,債權人或討債人親臨債務人的大本營討債,更便于開展討債活動,以促使債務人盡快履行債務。
總之,登門討債較之其它的討債場合,其優勢性的確比較多、比較明顯,因而也廣被人們采用。但是,也有些債務不適宜在債務人的大本營而適宜在其它的場合催討。

2、請進自家門
債權人將債務人請進自己的大本營實行討債行為,最關鍵的是“請”的方式和“請”的時間。只要債權人請的方式巧妙。請的時間正好,債務人不但會愉快地接受邀請,債權人也會順利地達到其討債的目的。什么樣的方式和時間最好,這就要債權人根據各自的情況,根據各自債務人的情況而決定了。需要提醒債權人的一點是,不要等到債務人不還債的時候才想辦法去向債務人追討,雖說是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但畢竟是遭受一定的損失,對債權人來說最好是債務人能按時清償債務。為此,在債務合同的期限快到之時債權人將債務人請進自己的大本營以極其巧妙的方式暗示對方要遵守債務合的約定,按時清償到期債務,這或許能在某種程度上防患于未然。
3、不期而遇
所謂的“機會”便是怎樣尋找債務人,又怎樣在不期而遇的場合纏住債務人實施討債行為。
這種不期而遇的場合很多,比如在火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里,在一些公眾場所、或者在一些社交場合里,討債人都可能遇上久尋不見的債務人。這種場合下,討債人切忌感情沖動而引出一些過激言詞和過火行為,首先是要沉著、穩重、保持冷靜,對債務人應當像久別的朋友意外相遇似的,熱情、禮貌。等債務人在你的感染之下也擺脫了窘境之后,再有禮有節、柔中有剛地向債務人講明債權人對債務的清償的要求。因為機會難得,所以,討債人一定要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知難而上的精神,可以設想,在這種場合之下,債務人一旦擺脫了窘境之后,必然是想千方百計擺脫討債人的糾纏,他也許會對討債人低聲哀求,或者是動之以情,或者是欺哄瞞騙。討債人此時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上債務人的當,付債人此時只需記住一點:債務人不答應立即履行債務,你就一直同他糾纏下去,直到他答應履行債務為止,當然,這里所說的答應,決不是口頭上的一句話,就是說討債人決不能只滿足于債務人口頭上的承諾,謹防債務人以空口無憑為由繼續拖欠、賴債。